close
台灣人最難 回答的問題是什麼?
九十三年二月,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,前台大醫學院教授黃崑巖提問:「什麼是教養?」 兩位候選人答非所問,「教養」因而成為大眾矚目的話題。
九十年六月,黃崑巖聽到陳水扁總統在台北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中,公開宣稱夫人吳淑珍當年的畢業論文是由他捉刀的。結果當場的反應,只是對這兩小墜入情網的一陣笑聲和鼓掌,不是一陣錯愕。
「可見國人的教養有問題,對元首 的行為容忍限度很高,全體社會就如此這般視而不見的和稀泥下去。」他說,這是他對台灣教育心痛達到極點的時刻,也是促使他提問、寫書的關鍵。
駙馬爺被收押,顯示他禁不起誘惑,背脊沒有一根鋼樑,也沒有一個明辨是非的大腦,但 是,這真的只是他一個人的責任嗎?是誰一路以特權餵養他?是誰捧著百萬、千萬,就 是要藉他的名字達到自己的目的?趙建銘代表的,不正是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?
黃崑巖書說,「教養」如風,平時 難以窺見,卻是人類與動物的基本分野。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,有所為 有所不為,看著同儕起舞惡行,仍能站在一旁不與之共舞而不覺孤寂。肯終身為此境界努力的人,就是有教養的人。
然而我們的社會,已變得太強調經濟競爭力、躋身贏者圈,教養部分幾已被掏空,因此, 民眾對種種只合倫理(小圈子認同的行為規範),而不符道德的事司空見慣,以「人之 常情」看待。
黃崑巖引用了詩人艾青的話:「長得不好看,不要怪鏡子。」趙建銘,不過忠實扮演了台灣的鏡子。只是,有多少人在這 面鏡中只看見別人,而看不見自己?
本篇文章摘自: 商業周刊第 967 期
作者:陳雅玲、鄭呈皇、胡釗維
九十三年二月,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,前台大醫學院教授黃崑巖提問:「什麼是教養?」 兩位候選人答非所問,「教養」因而成為大眾矚目的話題。
九十年六月,黃崑巖聽到陳水扁總統在台北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中,公開宣稱夫人吳淑珍當年的畢業論文是由他捉刀的。結果當場的反應,只是對這兩小墜入情網的一陣笑聲和鼓掌,不是一陣錯愕。
「可見國人的教養有問題,對元首 的行為容忍限度很高,全體社會就如此這般視而不見的和稀泥下去。」他說,這是他對台灣教育心痛達到極點的時刻,也是促使他提問、寫書的關鍵。
駙馬爺被收押,顯示他禁不起誘惑,背脊沒有一根鋼樑,也沒有一個明辨是非的大腦,但 是,這真的只是他一個人的責任嗎?是誰一路以特權餵養他?是誰捧著百萬、千萬,就 是要藉他的名字達到自己的目的?趙建銘代表的,不正是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?
黃崑巖書說,「教養」如風,平時 難以窺見,卻是人類與動物的基本分野。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,有所為 有所不為,看著同儕起舞惡行,仍能站在一旁不與之共舞而不覺孤寂。肯終身為此境界努力的人,就是有教養的人。
然而我們的社會,已變得太強調經濟競爭力、躋身贏者圈,教養部分幾已被掏空,因此, 民眾對種種只合倫理(小圈子認同的行為規範),而不符道德的事司空見慣,以「人之 常情」看待。
黃崑巖引用了詩人艾青的話:「長得不好看,不要怪鏡子。」趙建銘,不過忠實扮演了台灣的鏡子。只是,有多少人在這 面鏡中只看見別人,而看不見自己?
本篇文章摘自: 商業周刊第 967 期
作者:陳雅玲、鄭呈皇、胡釗維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