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綿細雨,濕涼的氣溫,漫步在,既熟析又陌生的老地方。
似乎能夠體會,娘親參加我畢業典禮的心情,因為今天的我,也同樣懷抱著相同的情感,環顧及張望,踏在生活了四年的地盤上。
尖峰時刻必堵車的中正路上,因為蓋了捷運而道路縮小,從入學那年就開始了黑暗期,過了七個年頭,終於比較不塞了,路面上也多出了許多"出口"建築,聽說,還需要費時四年。
公車站牌的地方,虹打工的照相館、跟樺天南地北聊天的subway、三商巧福依舊佇立著,多了家吉野家。
轉個彎,514巷這個老地方,兩年間也變動不大,大概改變了15%左右,有些店家變的更華麗、招牌更醒目,明日之星的美食街,看似更有制度的感覺;有些則保持舊有不變的風格,以後再經過,大概就可以聽老闆說,在這裡開店開了幾十個年頭了吧*笑*
倒是往學校的入口處,變化是令我感到最大的,拓寬了的側門,提供了更好行進的空間,只是一樣危險的空間,晚上支身沒有其他學生作伴時,還是盡量少走為妙^^"
濟時樓、羅要拉、潛水艇,這些個亙古不變的建築物與學生空間,一踏進校園,那些個一起打拼的幾千多個日子,又再度浮上心頭。
恩~是阿,或許是老了,一切的一切,都開始變成了"回憶"在腦海裡運轉。
夜晚的羅要拉,寧靜、冷清,少了學生熱絡的喧鬧聲,整棟大樓只聽的到自己的腳步聲。
沒有預期會遇到誰,卻意外的地見到了老師、學長姐和學妹。
頓時間,覺得自己與對方的感覺,有很大的出入。
在社會上打滾了兩年,"社會人"和"學生"的感覺,是截然不同的兩個tone調。
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學生感覺上比較單純,或許職場上有很多險惡複雜的地方,進入了社會,就有些不得不這樣做的無奈,或是必須要做的奉承,但是我卻喜歡現在當個OL的感覺,儘管現在的工作環境,是個讓我還可以依偎在長輩們身邊的地方,也許就是因為現在的環境,讓我喜歡當個社會人。
沿路看到的面孔,那些個放聲大笑、不計形象、肆無忌憚的吵著鬧著的,單純的面貌,我想我的心境,已經與之脫節。
我喜歡,跟著現在的同事們,聽他們分享生活經驗,和他們討論公事,從中,我可以得到很多,彌補小孩子的思慮不周。
我喜歡就這樣靜靜地,聽大人們天南地北的閒聊,偶爾槍口對著我補我幾槍,會讓我開始思考許多事情,規劃著未來。
如今,若是要我再重新回到校園生活,到底是不是我現在最想要的目標?
我,開始猶疑了...
原來,我聽了這麼多,根本就沒有吸收進去,對於未來的打算,卻都徬徨無知,一點規劃也沒有。
現在的所作所為,大概都是趕鴨子上架,被推著跑,什麼時候,我才會開始學習,對自己負責?
留言列表